郑州肝病医院

您所在的位置: 郑州肝病医院 > 肝病资讯 > >

新农合支付改革带来冲击波

作者:河南省医药附属医院 点击咨询肝病专家

     新农合支付改革带来冲击波,郑州肝病报讯,近日,72岁的老人曹安风因患胆囊结石住进湖北当阳市人民医院。他一入院,收到当阳市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发来的告知书。这本蓝色的小册子,详细列明了新农合住院病种定额付费的分组和定额标准。

 
    目前,当阳市正在进行医保分类分组综合支付制度改革,随着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,改革的复杂性也随之显现。
 
    形成800多种支付路径
 
    2013年,当阳参考宜阳模式,推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改革。河南洛阳市宜阳县2009年7月启动支付制度改革,实行医保按病种付费,针对每个病种设计了3个支付路径。
 
    分管新农合工作的当阳市卫生计生局副局长熊贵斌介绍,该市从2013年3月1日开始,以当阳市人民医院为试点,实行分类分组支付管理,也采取每个病种3个路径的设置思路。A路径针对普通病症,含无合并症或有轻微合并症但不影响主要诊断治疗的患者;B路径针对有较严重的合并症等,需对合并症进行相应治疗的患者;C路径针对病情严重或比较复杂,由医生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诊治的患者。其中,A、B路径均是定额收费,C路径按实际费用与新农合进行结算。按照要求,A组覆盖率≥70%,B组覆盖率≤20%,C组覆盖率≤10%.
 
    “现在参加分组的病种有265个,已经形成800多个支付路径。”熊贵斌说,患者住院后,医生要按照路径规定的内容做检查和治疗,出现特殊情况可申请调整。
 
    曹安风的病历上注明了“胆囊结石及胆囊炎,手术治疗,A组”.老人翻着告知书指点着说:“总费用是3680元,能报销2010元,我自己付1670元。医生说这个数不会变了,很清楚。”
 
    实施一年效果
 
    当阳市合管办副张才华说,为确保改革顺利进行,他们的监管分为3个阶段:事前筛查标准,事中查房巡查,事后集中病历审查。“比如,每个月上旬要集中审核上个月出院患者的全病历,合管办的10个人要忙上两天。”
 
    在张才华看来,医保分组支付大的在于责权明晰,有利于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,也有利于促使定点医疗机构重视实力的提高,关注降低医疗成本、讲求效益等精细管理。
 
    “在科室,如果被查出违规或费用超标,经济处罚很重,医生还会被通报批评。”当阳市人民医院院长孙红绪说,在改革过程中,全员的成本意识增强了,医疗行为也逐步规范,“过去只关心看病,现在也要帮患者钱”.
 
    据统计,当阳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3月1日开始实施265种分组定额付费后,当年3月~12月按支付路径结算出院病人5395人次,占总出院人次的44%,其中A组覆盖率为77%,B组覆盖率为14%,C组覆盖率为9%.例均费用为3990余元,较实施前减少1150余元。在这5395人次中,总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占68%;超出定额标准,医院承担超出费用的占32%.(下转第3版)(上接第1版)
 
    支付路径实施之后,该院药品费用占总费用比例由改革前的32.9%下降到27.1%;手术、治疗及护理等费用占比,由改革前的59.8%提高到目前的67.8%.在熊贵斌看来,这表明医疗机构资金盈余比例基本合理,医疗费用总额得到了控制,费用结构也进一步优化,医院收入含金量得到提高。
 
    基础测算是关键
 
    看似一帆风顺的改革背后,利益的博弈早已开始。综合支付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推动医保机构成为服务购买者。这意味着每年新农合机构都需要和医院进行谈判,确定终价格,并和医院签订服务合同。
 
    熊贵斌认为,基线调查和成本核算是谈判的基础,也是支付改革重要的环节。“这个核算不是把前3年的总数加起来简单平均行了,而是要把每一份病历拿出来分析。”他们请华中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和10名生,花了3个月时间,把近3年的每一份病历都拍照扫描,然后在电脑上进行分析,测算出费用标准。
 
    但这并不是终标准,还需要和医院反复谈。谈判的焦点主要在高新应用、和急救能力的提高、卫生服务需求增长等方面。
 
    2013年,经过5次谈判,终的费用标准比测算的结果提高了一些。张才华说,医保机构的原则,除了考虑支付能力和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外,也会考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,保证医疗机构获得合理补偿和正常运转。
 
    不过,在医生看来,现在的支付方式和成本核算还需完善。“现在的3个分组还是比较粗,好能够加上年龄段等附加因素。”当阳市人民医院一位心内科医生说,比如,心肌梗患者同样接受保守治疗,却可能因为年龄、身体状况不同,治疗费用相差几倍。
 
    熊贵斌承认,现在的分组还有不成熟的地方,终的目标是能够实行DRGS.“DRGS是高铁,我们临床路径分组只是普通列车。一方面是现在的测算能力跟不上,另一方面信息化水平还不够,没法监管。”
 
    改革面临更深层阻力
 
    除了在支付的层面博弈外,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还面临更深层次的阻力。
 
    即使在改革一年多以后,记者在当阳市人民医院采访时,该院仍有医务人员表示希望改回按项目付费。当阳市卫生计生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提出了改革当中的3个不适应:实施按病种定额付费后,医院的收费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住了,但服务服务却不允许下降,医疗机构不适应;分医生不适应,认为费用定额束缚了医生对疾病诊治的自主权,在诊治病人过程中既要治病又要算账,觉得繁琐;按病种付费患者住院期间,医疗机构为节约医疗成本,减免了分医疗服务,或让患者提前出院,患者也不适应。
 
    个别乱象也因此出现,有的医生害怕费用超标,将分患者转诊。分医疗机构不愿负担费用风险,对于分定额标准较低的病种,担心利润过低或害怕费用超标,推诿病人。
 
    当阳市卫生计生局局长杨明认为,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,还在医疗体制。从医疗过程中获取利润是当前医疗机构补偿的主要来源,为了生存发展,定点医疗机构不得不追求利润大化。下一步,新农合管理机构会联合医疗管理,建立和完善支付方式改革考评体系,确保实施支付方式改革后,医疗机构服务内容不减少,服务水平不下降,服务有保证。
 
    杨明刚提出,现在医院改革需要强调政府投入。投入有了,支付方式改革和药品零加成等改革才能顺利进行。“改革不能只通过行政命令往下压,还要顾及医务人员的感受。控制费用还需要依靠医院服务能力的增强,提高服务能力是大的控费。”